网站地图>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定做流程>服务项目>价格参考>付款方式>诚邀加盟>关于本站>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5173毕业设计论文网文章资讯.NET

某公司ASP.NET员工管理系统的设计|职工管理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0-03-17 10:01:00
QQ交谈在线咨询详情 5173论文网竭诚为您服务 本站永久域名:www.lw5173.com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给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的员工管理正朝着追求高效、低成本、稳定可靠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企业彼此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信息管理技术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企业的经营生产中,员工信息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管理者进行管理决策和进行各种人事调配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生产分配安排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目的,企业需要一个功能完善,性能稳定的员工管理系统
系统针对企业员工管理系统进行设计与开发,系统开发过程遵循软件工程的方法,采用B/S模式,应用ASP.NET开发语言和SQL SERVER 2000数据库。针对开元超市,设计一个员工信息管理。整个系统具有功能完备,简洁,易操作等特点,系统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对员工的管理效率,并且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关键词: B/S;ASP.NET;SQL;员工信息管理系统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computer technology, network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all aspects of society, give modern people live, work brought great changes. Enterprise staff management is moving in the pursuit of efficient, low-cost, reliable and stable direction. In recent years, with between enterprises is becoming more competitive, the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occup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osition. Production at enterprises, the staff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for managers and personnel to deploy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provided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istribution arrangements in the production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To this end, enterprises need a fully functional, stable performance of the staff management system.
    Staff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terprise systems design and development, systems development process guided by software engineering methods, the use of B / S mode, ASP.NET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language and SQL SERVER 2000 database. Kaiyuan for supermarkets, to design 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taff. The entire system is fully functional, simple, easy-to-use features, the system can reduce management costs, improve efficiency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staff, and system operation is stable and reliable.
    
Key words:B/S; ASP.NET; SQL; Employe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目  录
 


1               引言
 
1.1     课题背景
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内部组织正在发生巨变,未来企业成功的关键是企业内部的员工,人才之争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以人为本成为企业立足和发展的根本。有效力管理企业的员工,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储备力量,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动力。通过对企业员工的有效管理,掌握最新的、准确的企业员工信息,并对其进行复杂的统计与分析,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网络化的企业员工管理系统,使新的员工协作管理模式成为可能。通过网络管理系统,专门的员工管理人员可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做好员工管理的协调工作,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员工可以直接管理自己的技能,有效地发现和挖掘自身的潜能,及时与自己的上级、下属、同事进行的沟通与交流,同心协作,积极为企业的发展与决策贡献力量。通过网络化的员工管理系统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使企业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企业员工管理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及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管理工作者,应对“企业人”的人性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掌握较为熟练的心理测评技术和工作分析技术、及时了解国家相关政策等,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对员工的获取、整合、保持与激励、控制与调整、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与规范化的企业员工管理要求相比,目前我国企业员工管理水平较低。多数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观念陈旧,方法落后,企业管理不规范,大部分企业的员工管理系统还处在“希望尝试却不知所措”的特殊境况。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的发展不再仅限于技术的竞争,市场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除了要维护好和客户的关系,掌握先进的行业生产技术,还必须拥有一批本领域中具有相当才能的工作人员,才能在信息时代的经济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是企、事业单位的宝贵财富,是企业的核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为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想留住人才不仅需要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更重要的是企业要有一个相当健全的管理体制。良好的管理体制,不仅能节省大量的企业人力物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企业制订计划,按照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人才的引入给企业的发展注入的新鲜的血液,带动了企业一系列新的发展变化。通过应用企业员工管理系统能够集中对企业人事工作进行管理,不单使得企业员工管理人员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根据员工个人能力对其岗位进行调动,充分发挥员工自身的能力,为企业的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快捷、准确、方便、高效的企业员工管理系统是企、事业单位的基本需求之一。
1.4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根据管理员工的实际流程设计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以稳定性、实用性、安全性为总体原则。此系统采用B/S模式,分为普通员工页面和管理员页面。使管理员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设计中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以需求分析为基础,写出系统开发计划、实现流程及相关问题的实现方法;同时,在开发设计与实现中,要保存好相关的设计文挡,为后面的毕业论文的写作准备材料;最后,系统开发完毕后,进行调试和试运行,做好调试和试运行的相关记录,也为后面的毕业论文的写作准备材料。
 
 
 
 
 
 
 
 
 
 
 
 
 
 
 
 
 
 
 
 
 
 
2 开发工具及系统模式
 
2.1 开发环境的介绍
Visual Studio 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开发环境。是目前最流行的 Windows 平台应用程序开发环境。目前已经开发到 9.0 版本,也就是 Visual Studio 2008。但我选用的是Visual Studio 2005开发。
Visual Studio 可以用来创建 Windows 平台下的 Windows 应用程序和网络应用程序,也可以用来创建网络服务、智能设备应用程序和 Office 插件。
2002 年,随着 .NET 口号的提出与 Windows XP / Office XP 的发布,微软发布了 Visual Studio .NET(内部版本号为 7.0)。在这个版本的 Visual Studio 中,微软剥离了 Visual  FoxPro 作为一个单独的开发环境以 Visual FoxPro 7.0 单独销售,同时取消了 Visual InterDev。与此同时,微软引入了建立在 .NET 框架上(版本1.0)的托管代码机制以及一门新的语言 C# (读作 C Sharp,意为 C++)。C# 是一门建立在 C++和 Java 基础上的现代语言,是编写 .NET 框架的语言,
.NET 的通用语言框架机制(Common Language Runtime, CLR),其目的是在同一个项目中支持不同的语言所开发的组件。所有 CLR 支持的代码都会被解释成为 CLR 可执行的机器代码然后运行。
Visual Basic、Visual C++ 都被扩展为支持托管代码机制的开发环境,且 Visual Basic .NET更是从 Visual Basic 脱胎换骨,彻底支持面向对象的编程机制。而 Visual J++ 也变为 Visual J#。后者仅语法同 Java 相同,但是面向的不是 Java 虚拟机,而是 .NET Framework。
2003 年,微软对 Visual Studio 2002 进行了部分修订,以 Visual Studio 2003 的名义发布(内部版本号为 7.1)。Visio 作为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架构应用程序框架的程序被引入,同时被引入的还包括移动设备支持和企业模版。.NET 框架也升级到了 1.1。
2005 年,微软发布了 Visual Studio 2005。.NET 字眼从各种语言的名字中被抹去,但是这个版本的 Visual Studio 仍然还是面向 .NET 框架的(版本2.0)。
这个版本的 Visual Studio 包含有众多版本,分别面向不同的开发角色。同时还永久提供免费的 Visual Studio Express 版本。
[1] 微软公司 《面向.NET的Web应用程序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微软公司 《数据库访问技术》—ADO.NET应用程序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 微软公司 《基于C#.NET的.NET Framework程序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 微软公司 《微软.NET程序员系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5] 微软公司 《C#程序设计语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 微软公司 《基于.NET需要分析和解决方案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7] 微软公司 《数据库程序设计》—SQL Server 2000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8] 王珊 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9] 张庆华编著,《ASP.NET2.0完全自学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0] (美) James W.Cooper 《C#设计模式》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11] (美) Bill Evjen 《C#高级编程》(第四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12] (美) John Kauffman《ASP.NET 数据库入门经典》(C#篇)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3] 微软公司 Microsoft MSDN Express Library 2005 帮助文档 2005
[14] 微软公司 SQL Server 联机丛书 帮助文档。2000
[15] 黄海,林超 编著,《ASP.NET 2.0全程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16] 吕洋波 编著,《ASP.NET 3.0宝典》,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17](美)Walther,S. 著,谭振林 等译,《ASP.NET 3.0揭秘》,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18] 明日科技 编著 ,《ASP.NET 数据库系统开发案例精选》,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19] 蒋培,王笑梅 编著,《ASP.NET Web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0](美)伊夫杰 等著,杨亚 译,《ASP.NET 3.0 高级编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在本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在此要感谢所有支持此项目的老师,同学、朋友和所有关心我和帮助过我的人。
首先衷心地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在3个多月的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过程中,邱老师在选题和深入分析上给予我很多帮助和启示,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和热心的关怀,设计和论文的进度和质量都难以达到要求。
感谢四年来我的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与我一起走完这条路的同学们。
最后,也感谢学校的所有老师和领导,正是你们的辛勤耕耘,使我们的基础知识又一次得到了巩固,使理论能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完成了学业,充实了自己,也更有利于我今后工作的发展
 

以上内容只是毕业设计作品的部分资料介绍,如果了解更多详情请联系客服QQ:57510459
     购买帮助>>

Tags: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