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定做流程>服务项目>价格参考>付款方式>诚邀加盟>关于本站>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5173毕业设计论文网文章资讯VB

基于VB的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0-03-26 13:47:00
QQ交谈在线咨询详情 5173论文网竭诚为您服务 本站永久域名:www.lw5173.com

 

一、论文题目

校园一卡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选题意义

进行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将采取银行卡金融功能与非接触式电子钱包、电子化管理相整合的方式,师生可以在各地的银行网点或自助终端实现存取款、消费、转账等金融支付;可以代替学生和教职工在校内的所有证件(学生证、工作证、图书证、医疗证等),应用于需要身份识别的各种MIS系统;可以通过设在非接触式IC芯片内的电子钱包实现餐饮、校内购物、上机上网、医疗、图书馆等校内消费。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校现代化管理的标志。

(2)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将使高校原有业务和管理体系相对独立、互不协调的现象得到有效整合,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达到业务流程重组,对于建设全国一流的高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将有效缓解校务管理和后勤服务的繁重的业务,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提高后勤的服务质量,提高效率,成为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4)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将给现代化的高校实现财务统一管理提供科学的、现代化的手段,将加速资金周转的效率,也给我公司向高校财务部门和师生员工提供更加及时、周到的金融服务提供良好的空间。

(5)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将把校园网的应用提到一个新的高度,鉴于目前“校园网”仅仅用在上网浏览网页、学生查询资料,图书馆借还书系统,“一卡通”系统的建设将会改变这种局面。

(6)通过校园“一卡通”的建设,可以实现真正的数据共享,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调控学生成长提供科学依据。

(7)校园“一卡通”的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竞争力和知名度,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程度体现了一个高校信息化、电子化的一种程度。

(8)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为建设学校数码港建设建立基础工程

(9)为学校构数字化网络化生存、学习、工作环境,在教学中,距离不再是教育的一种瓶颈,师生不再为了教学和学生而奔波。

(10)建立新型的银校合作模式,建立新的银校合作理念。

根据以上综述,很有必要开发出这样一个校园一卡通管理信息系统。

三、系统说明及同类工作国内外状况

本系统采用VB6.0作为开发工具,选用关系数据库ACCESSDAO通过链接远程表的方式来进行数据连接,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个部分组成,系统工除了后台运行的一卡通中心服务器之外,分成登录模块、卡管理模块、查询模块、报表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根据用户的管理要求可以实现分离和统一。这样做主要是出于系统管理的需要,体现了工作分工,互相监督制约的原则。发行中心主要负责发卡和认证,实现、挂失、解挂、补卡等查询、报表、汇总资金等操作,并为系统中的所有部门提供校园卡和用户身份的识别与鉴定。结算中心负责系统中所有与资金流动有关的业务,如预付金额、补贴等等。各相应子系统就是学校中的分网点应用系统。

主要特性

(1)一卡多用

校园卡既可作为身份卡,在不同的场合证明持卡人的身份,还可以作为储值卡代替现金完成各种交易,交纳各种费用。只用一张智能卡就可以完成以下功能:学生证、借书证,餐卡(食堂、餐厅),交费卡(上机),电子钱包(商店)。

(2)一体化管理

操作方便,简捷易用。开户补卡等所有操作一时一地就成可完成。

(3)实时联网

实时到账。整个系统通过多种方式互联,所有数据可以实时互传,任何一笔流水都会迅速下发到每一台主机,保证系统准确性、有效性,充分维护用户的利益。

(4)工作可靠

支持恢复还原功能。系统软件、硬件稳定可靠。保证系统连续正常运转。数据备

份,手段多样,软盘、USB硬盘、硬盘。实时备份,系统崩溃可立即恢复。

(5)安全保密

系统具备多层次的安全和保密机制,操作人员分级设定权限,对数据操作有多重保护,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使用了多种加密手段,系统业务中的大量商务交易

可以达到很安全标准。

(6)易维护

系统本身的故障率极低,主要设备有自检功能,系统完全采用了模块化设计,

可以迅速排除各种故障。

(7)速度快

数据处理快,实时性高,即使是系统高峰期的大量数据也可应付自如

同种类型的国内外校园一卡通有以下几种系统集成原则,一般而言,在数字校园建设的系统集成中,要确立如下原则:

(1)统一性:分布在不同物理位置的网络设施采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结构和统一的管理,多样性的不同应用更需要统一的管理、统一的使用,保证业务、功能、界面、内容的统一化和标准化,从而达到服务的规范化和管理的高效性;

(2)可扩展性:应用系统设计采用分层的模块化结构,以达到高可扩展性,适应业务的发展变化。软硬件平台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能力,能够方便地进行系统升级和更新,以适应各种不同业务的不断发展;

(3)安全性与可靠性:采用高可靠的软硬件设计,从网络、系统、应用等多方位实现安全基础,为产学研提供7×24小时的可靠服务保障;

(4)可集成性:遵循公开的互联协议和规范,建立统一开放的系统接口,充分连接学校现有的网络和资源,实现跨平台集成。

总的来说,建成后的数字校园要具备以下特征:提供按需服务,强调服务效率和个性化;具有统一的平台将多样的应用系统整合在一起,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利用率;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服务,适应多样的教育教学和生活应用;通讯、协同工作手段灵活,呈现多样化;教育环境的外延无限扩大,上万、几十万的学生和教师存在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之中。

四、系统软件及开发平台

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XP

开发平台        Visual Basic6.0         

五、系统设计思想及准备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的系统设计思想要主要运用操作员代码和操作员口令进行系统的初步登录,并根据相应的操作代码分配相应的管理权限

实现一卡走遍校园,一卡通用、一卡多用

用射频卡代替学校目前使用的学生证、借书证、和食堂就餐券、澡票等、证件、计算机房的机时票等,实现学生只要带一张卡即可在校内食堂、洗浴中心、等收费场所消费;也可以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借阅书籍;去机房上机等。从根本上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设想。实现全校各类数据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提高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设计上追求先进,注重实用、科学、经济及合理性;力求系统的安全、简捷、功能齐全;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可维护。

数字校园的应主要解决的新需求:

要做好集成,首先就要对高校用户的需求作深入了解。我国目前的高等院校大都建有较为完善的校园网,现有应用系统一般有办公信息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用户计费系统及图书馆网络应用系统等。而数字校园建设的重点之一就在于对多种应用系统的改造、丰富、统一和扩充。同时,他们依然面临着一些新的应用需求:

(1)由于校内的各类系统和应用繁杂多样,给学校的网络、系统和资源管理成本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开销,日益增长的各类用户在使用系统资源时也产生诸多不便。

(2)同时,面对高校间的激烈竞争,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利的局面:对IT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运营费用的的投入却越来越低。学校在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庞大的系统资源扩大对外服务,如何保证总体拥有成本(包括现有投资对将来的可用性、最大化系统网络效应和对未来技术需求的兼容),如何适应和利用新技术以使学校保持领先地位等等。

高等院校在数字校园的系统集成中,着重要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1)现有网络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完善,包括网络带宽的升级,联网范围的扩大,网络设备的升级和优化,网络管理、安全的加强等;

(2)合理规划超级计算机系统,为科研中的大规模计算创造条件,扩充网络存储容量,为校园网用户托管服务等应用提供存储服务;

(3)建立先进的基于Internet的应用开发体系,充分利用J2EEXML等领先技术,形成较为完善的应用开发支持基础,部署统一平台集成已有的和规划的各类系统和数据资源,以适应今后多种灵活的网络应用发展;

(4)对网络应用平台和系统的增强和完善,包括Web访问、电子邮件服务、日程服务等的进一步优化,实施应用安全,整合基于统一用户管理为基础的校园一卡通电子邮件、图书馆等系统,扩大远程教育系统的应用范围。

(5)建立统一的信息门户,包括一次性登录、个性化服务、集中访问和网上答疑等功能,实现数字环境中的按需服务要求;

(6)充分整合各部分对外界面,增加接入方式和种类(如统一消息服务),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宣传影响和对外服务等

六、日程安排

起止日期:

2008

6

6

日 至

2008

7

26

 

进度安排:

序号

时间

内容

1

2007.1.6—2007.3.24

选题并完成开题报告,系统概要设计

2

2007.3.25—2007.4.9

熟悉开发工具,系统详细设计

3

2007.4.10—2007.5.9

界面设计,编码

4

2007.5.10—2007.5.20

内部模块测试

5

2007.5.21—2007.5.25

系统调试及试运行,完善程序系统

6

2007.5.26—2007.6.26

完成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七、预期结果

 校园一卡通需要有有如下的一些基本的功能:

1.卡管理,查询,报表,系统管理

2.较强的操作性,快捷方便

3.可设置大金额密码功能

4.可按人分部门设置管理限权

5.可多机联网使用

6.24小时全天候运营

7.可备份,还原数据

8.具有日志功能

八、主要参考文献

1.Carl Franklin,(潇湘工作室 译).Visual Basic 6.0 Internet 编程指南.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

2.朱锦坤,纪哲锐.Visual Basic 多媒体与因特网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马锦忠,陆正康等.数据库系统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沈德金,陈粤初.MCS51系列单片机接口电路与应用程序实例. 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1991

5.薛钧义等.MCS51/96系列单片机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 西安: 西安交大出版社

6.陈春玲.软件工程与数据库概论. 西电科大版,1999

 

2.2设计理念

1. 实现一卡走遍校园,一卡通用、一卡多用

用射频卡代替学校目前使用的学生证、借书证、和食堂就餐券、澡票等、证件、计算机房的机时票等,实现学生只要带一张卡即可在校内食堂、洗浴中心、等收费场所消费;也可以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借阅书籍;去机房上机等。从根本上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设想。实现全校各类数据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提高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设计上追求先进,注重实用、科学、经济及合理性;力求系统的安全、简捷、功能齐全;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可维护。

2. 校园卡的作用

校园卡可代替:学生证、工作证、身份证、借书证、会员证、餐卡、钱包、存折。

3. 校园一卡通应用范围

学生管理:注册、注销

身份识别:图书馆、计算中心。

交费:上机。

用餐:餐厅。

 4. 总体应用结构

 

服务器管理端

消费网点1

消费网点2

消费网点3

消费网点N

 

 

 

 

 

 


 

                       总体结构图

各消费点通过校园主干网和中心服务器联结,通过校园主干网与中心进行数据交换,主干网的安全是整个校园一卡通系统运行的安全保证。为了确保系统安全,设计上采用了中心服务器与各消费点服务器之间的非实时性及实时性相结合原则,即:主干网通可进行数据交换,便于数据统计,主干网不通各消费点服务器可承担各消费系统运行任务,保证各消费系统正常运行。

 

3 系统设备准备

3.1技术可行性分析

目前计算机以进入日新月异的时代,大内存、大容量的硬盘也以普及,这就为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操作系统现有Windows98/windows2000等,同时提供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工具——Visual Basic 等。它们强大的功能为实现用户要求提供保证,综上所述在技术上是可以完成的。

6.2.5 卡模块分类

卡管理模块包括:预付金额、卡消费、发行新卡、补办卡、回收卡和挂失/撤消挂失。

1.    付金额

预付金额是对卡进行充值的,只要所充的值一定要大于零。不能对负值和零充值。如果输入的值小于等于零,系统提示:不能充负值。

2.    卡消费

卡消费是消费者在各部门消费的金额数,如:餐厅、机房、图书馆、洗浴和超市。卡消费是卡管理的主要功能。消费者消费多少金额,系统将自动从中扣除多少金额。

3.    发行新卡

发行新卡这一部分是必然的,每一年都有新生到这个学校,当然也要办新卡。根

据对话框输入相对于自己的个人信息,然后将存入数据库中。

4.    补办卡

补办卡是必须要此卡处于挂失状态下才能补办卡。如果并没有处于挂失状态下就不能被补办,系统将自动提醒用户。也就是说一个用户只能拥有一张卡。

5. 回收卡

有发行新卡当然也就有回收卡,回收卡就是相对于毕业生来说,人毕业了,卡就得回收,回收的卡将从数据库里清除所以有关信息。

4.    挂失/撤消挂失

挂失/撤消挂失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一项,当然有挂失就有撤消挂失。如果此卡

已被挂失,那么此卡将处于冰冻状态(不能被消费)。撤消挂失就是将处于冰冻状态的卡化解。

6.3 查询模块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4

1 绪论. 5

2 系统总体设计规划. 5

2.1校园卡管理中心(服务器) 5

2.2设计理念. 6

3 系统设备准备. 7

3.1技术可行性分析. 7

3.2系统概述. 7

3.3系统简介. 8

4. 系统的运行环境及使用方法. 9

4.1 系统的运行环境. 9

4.2 客户/服务器结构的特点. 10

4.3 远程数据访问. 10

4.4 数据连接. 11

5系统的功能及结构. 12

5.1系统的功能. 12

5.2 系统的总体结构图. 12

5.3系统所用数据库和表. 13

5.3.1数据库为:Access2000 13

5.3.2表名及字段设置. 13

6.各模块的详细介绍. 14

6.1登录模块. 14

6.1.1 设计思想. 14

6.1.2 模块功能. 14

6.1.3 相关代码. 14

6.1.4 模块流程. 15

6.2卡管理模块. 15

6.2.1 设计思想. 15

6.2.2 模块功能. 16

6.2.3 相关代码. 16

6.2.4 模块流程. 17

6.2.5 卡模块分类. 17

6.3 查询模块. 18

6.3.1 设计思想. 18

6.3.2 模块功能. 18

6.3.3 模块流程. 19

6.3.4 信息查询分类. 20

6.5 报表模块. 20

6.5.1 设计思想. 20

6.5.2 模块功能. 20

6.5.3 模块流程. 20

6.6系统管理模块. 21

6.6.1 设计思想. 21

6.6.2 模块功能. 21

6.6.3  模块流程:. 22

  . 23

  . 24

参考文献:. 25

录 A 26

附录B 27

 

 

 


以上内容只是毕业设计作品的部分资料介绍,如果了解更多详情请联系客服QQ:57510459
     购买帮助>>

Tags:

作者:佚名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