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现代教学》2024年度优秀教学论文颁奖仪式在上海教育报刊总社顺利举行优秀论文 。本次征文主题为“‘双新’背景下的教学创新”,征文自2024年7月1日始,至2024年12月31日截止,历时6个月,共收到、上海、广东、福建、四川、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山西等省市学校的八百余篇教学论文。《现代教学》编辑部组建了由高等师范院校专家、资深教育编辑、特级校长、特级教师等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队,对入围文章进行了评审。最终,本次教学论文征文评选活动共评出获奖论文120篇,其中一等奖16篇,二等奖40篇,三等奖64篇,分“论文”“经验”和“案例”三个类别。
颁奖仪式伊始,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副总编辑、上海教育杂志分社总编辑徐建华就本次征文活动的意义和成效作了重要发言优秀论文 。来自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的杨玲老师、上海市上海中学的李舒浩老师、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的王杰老师,分别作为获奖作者上台进行了交流发言。接着, 来自评审专家团队的专家们为广大教师在论文写作和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建议,激励教师们在“双新”的改革浪潮中不断探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推动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
在论文写作方面,专家们一致强调教育实践的重要性优秀论文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闵行外国语中学校长吴金瑜指出,优秀论文源于扎实的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中的默会知识若不转化为论文,就难以分享和传承优秀论文 。
上海市徐汇区向阳小学校长毛坚琼肯定了教师们在“双新”落地过程中的积极探索,但也指出部分论文存在的不足优秀论文 。她表示,在撰写论文时,教师们应精心打磨结构,使章节逻辑更清晰、过渡更自然;深入挖掘实践背后的理论支撑,强化学理阐释;选取具有性和广泛传播价值的案例,有力支撑论文观点。
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上海市市东中学)校长沈洪建议教师在开展研究时,多从学生视野出发梳理文献,增强文章创新性,同时形成鲜明观点,凝练核心问题并开展实证研究,提升论文质量优秀论文 。
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方面,专家们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优秀论文 。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原副主任赵才欣提到,作为一名老教师,经历了不同时代的教学改革优秀论文 。从1.0时代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到2.0时代提出三维目标,兼顾知识形成与应用,再到3.0时代以项目化学习培育核心素养。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4.0时代的到来,教育正面临全新挑战,在如此大变局之下,鼓励大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寻求应对良策。
沈洪校长强调,身处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应围绕教学问题利用信息化赋能开展创新实践,真正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避免单纯为技术而用技术优秀论文 。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丁利民指出,在“双新”背景下,创新的核心已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跨学科融合与教育数字化相互促进,人工智能应服务于这一转变,助力重塑课堂生态,构建师生互动模式优秀论文 。
吴金瑜校长则对部分教师借助人工智能写作论文的现象提出警示,他认为这类缺乏自身教育实践支撑的论文价值甚微,需要警醒优秀论文 。
《现代教学》杂志于2013年7月开始举办首届年度优秀教学论文征文评选活动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欢迎优秀论文 。今后,《现代教学》杂志将坚持每年举办一次面向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教学论文征文评选活动,并为获奖者颁发奖状和发放奖金。同时,《现代教学》杂志还将坚持活动的公益性,从征文到评选,再到获奖作品的结集成册,不向应征作者收取任何费用,以期为中小学教师交流教育教学研究信息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真正发挥好教育媒体宣传和服务教育的职能。
在本次颁奖仪式上,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及评审团队的专家们还向获奖者颁发了奖状优秀论文 。
《现代教学》2024年度优秀教学论文
获奖名单
作者丨《现代教学》记者 张涵诚
编辑丨赵星妮 张涵诚 缪秋英(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