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理学研究新进展!汕大医附二院科研团队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论文

4月26日,南方+汕头医疗频道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获悉,该院心胸外科兼聘专家刘道然教授课题组在环境与公共卫生领域顶尖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发表研究论文论文

环境毒理学研究新进展<strong></p>
<p>论文</strong>!汕大医附二院科研团队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论文

镉(Cd)是最强的重金属,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的I类致癌物,其广泛存在的环境污染与多种人类(包括癌症)密切相关论文。人体一旦摄入镉,其在人体内的生物半衰期可达10-40年,长期暴露会导致持续蓄积。进入细胞后,镉通过干扰细胞增殖、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及凋亡等途径破坏蛋白功能,但其复杂的细胞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环境毒理学研究新进展<strong></p>
<p>论文</strong>!汕大医附二院科研团队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论文

刘道然教授课题组的研究首次揭示环境污染物镉通过结合核仁磷酸蛋白NPM1诱发细胞的全新机制论文。论文标题为“A methionine/aspartate-rich synthetic peptide delineated from N-terminal region of nucleophosmin protein effectively protects against cadmium-induced toxicity”。发表的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为科学院1区TOP,5年平均影响因子11.1分的顶尖期刊。

据介绍,该团队主要致力于环境致癌物诱发癌症的蛋白质组学与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以及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功能解析及其与人类和癌症的关联研究,先后在Cancer Research、Phytomedicine、iScience、Clinical Epigenetics等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论文

南方+记者 彭深

通讯员 张晓

【作者】 彭深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南方+客户端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邮箱:835971066@qq.com

本文链接:http://www.lw5173.com/post/284.html

友情链接: